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4日 浏览次数:
“外公,这是什么啊?”
“这是外公参加冶金地质会战的奖励,也是那段时光的纪念。”
每当这时,外公的眼里总会泛起光芒,冉冉不绝地讲起他们年代的故事。
“我参加工作是在1958年,那时的中国正处于困难时期,百废待兴,经济恢复和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成了为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无数的年轻人响应毛主席“开发矿业”号召,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把“为祖国寻找宝藏”作为人生的理想。那个年代,没有大规模配备机械设备,找矿挖槽探只能人们动手去挖,所有人都放开膀子去干,那时就想我们流点汗,吃点苦,为的是赶快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强大,我们再苦再累也高兴。”
“后来响应国家号召,我们举家奔赴青海省湟源县,那里属于高原地带,天寒地冻、人烟稀少、空气稀薄、气候干燥,刚到那里的时候,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大家就自己动手修房建屋、打炕筑灶;野外勘探人迹罕至、山路崎岖,卡车开不到就骑马,马也到不了,就用两条腿走,爬冰卧雪也要完成工作,这一去就是七个年头,也是在这,留下了老慢支的毛病,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年代真不容易,可那时干劲儿十足,觉得生活充满了意义!”
外公作为老一辈冶金地质工人,经历的苦难我们已无从体会,但他们的奋斗没有被辜负,他们为祖国贡献了青春,为共和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矿产资源基础,他们从无到有、攻坚克难、舍小家为大家,也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
我的父亲,是在1979年参加工作、成为冶金地质大家庭的一员的。工作初期在山西省峨口铁矿,没有了祖辈的鞍马劳顿、手扛肩挑,取而代之的是动力充沛的运输卡车和性能优异的地质钻机。开展“多种经营”,就像是打开了一扇大门,让行业焕发了新机,也让员工们称贤使能、尽其所长。父亲被安排到产业公司锯片厂,生产金刚石锯片,工作期间发挥自己特长,发明创造改进生产工艺,为单位创造了可观的收益,连续多年获得“单位先进个人”。后因工作调动,打水井、岩土施工,父亲在工作中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工作之外勤奋好学,不安于现状,通过自己努力取得单位首批技师职称。
老一辈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终身,在高考完后填报志愿时,我毅然选择了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好好学习知识本领,毛主席说‘献身地质事业无尚光荣’,咱们家三代地质人,也是无尚光荣了!”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外公激动地说。
2011年,大学毕业后的我回到了父辈祖辈工作的单位,接住了先辈们执着的“接力棒”,开始了我的冶金地质之旅,没有了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工作的地点也由荒郊野外进入到了熙攘的城市,罗盘、地质锤、放大镜也变成了GPS、计算机电脑,虽然我从事的已不是父辈和祖辈的地质钻探工作,但是他们毕生诠释的“李四光精神”、“地质三光荣”却深深感染着我、影响着我,促使我在工作中学习积累,充实自己,开拓创新,努力成长为技术骨干,为冶金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代人的事业,见证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从最初的“冶金地质部”到“冶金地质会战指挥部”、再到现在的“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从最初的“开发矿业”,到现在转型升级、优化调整,虽然时代在变,名称在变,战略方向在变,但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冶金地质青年献身冶金地质事业,为我国各个时期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宝贵年华、聪明才智。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新一代的冶金地质工作者,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唯有坚持贯彻“李四光精神”、“三光荣”精神,践行“新时代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做一名合格的冶金地质工作者、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才能实现建设“一流地质企业”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