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页

年末随笔

来源:邱雁泽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5日  浏览次数:

打印

  思想决定行为。年底这段时间,特别适合对即将过去的一年进行反思总结,制定新一年的计划。同一份工作,由不同的人来干,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你对工作的认识水平有多高,你工作的水平就有多高。结合自己这一年来的学习、工作,分享三点感悟吧。

  一个时间——十年

  2024年7月,我用了十年的身份到期了。这张身份证是我2014年7月到单位后办理的,一转眼,我已经工作十年了。

  我查过一份资料,自然界中大多数果树,从栽种到结果,也用不了10年时间,桃树一般在种植后3年结果‌,杏树一般在种植后4年结果‌,梨树一般在种植后5年结果‌,青梅树、柿子树等一般在10年后就进入了盛果期,就是产量最多的时期。

  人们常把人才的成长和树木的生长联系在一起。我们这些干部,在单位经过十年的磨砺,对单位整体的运作,对单位内外部很多情况都有了相对充分和成熟的认识,对工作、对单位的发展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作为单位的中层干部,我们也要像果树那样,厚积薄发,主动作为,努力在工作中把自己的想法变成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争取结出累累硕果。

  一个节目——《我在岛屿读书》

  没有人的生活、工作能够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我在岛屿读书》是2022年开播的一个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至今已经播到了第三季,每一季的节目网友都给出了9分以上的高分。海岛的风景自然是美不胜收,余华等一众作家轻松、幽默的交谈更让人耳目一新,原来作家之家是这样聊天的,原来作家是这样读书、写书的,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风雅。他们的很多观点都能给人以启迪,作家苏童说阅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你可以看金庸,也可以看琼瑶,但是文学作品的营养确实不一样。他打比方说,也许看琼瑶的作品能让你前进五米,但看托尔斯泰的作品,就能让你前进五十米。余华也说过,读小说等文学作品看似没什么实际用途,但往往是这些无用的事,在你做选择的时候能够在潜意识中给你提供帮助。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善于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学习各类业务知识、文化知识,并在实践中经常练习,这样才能不断打开新局面。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从梁家河窑洞中如饥似渴地看书,到国内外场合提到的100多本经典著作,读书学习不仅是他提高执政本领的手段,更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正是持之以恒的学习,让习近平总书记能够带领全党解决一个又一个改革发展中的难题。

  电影《邹碧华》中有这样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不管是法院的办公室,还是自己家中,法律相关的书籍总是堆满了整个房间。为什么处理复杂的司法案件、推进司法改革,邹碧华总是能够创新方法、找到方向?这和他爱读书是分不开的。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工作中经常要处理一些琐碎的小事,感觉没机会处理什么大事。日常工作早就轻车熟路,有人不禁要问,还用读那么多书吗?其实,关于事情的“小大之较”,荀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思考过了。

  《荀子·强国篇》中记载:“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敖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县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希,其县日也浅,其为积也小。”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积累微小的成果,每个月积累不如每天积累,每个季度积累不如每个月积累,每年积累不如每个季度积累。一般人喜欢轻视怠慢小事,等大事来了,然后才把它提到议事日程上努力去做它。像这样,就常常不如那些认真办理小事的人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小事来得频繁,牵扯的时间多,积累起来的成果大;大事来得稀少,牵扯的时间少,积累起来的成果小。所以荀子最后总结说:“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意思是:财宝,是越大越重越好。国家政事则相反,能够每天认真处置政务,积累微小之功,实际上成功最快。

  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这件事,还是要把功夫下在平时,这样才有可能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在讲到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读书的故事时说:“他能想到当年在陕北看书的积累,到后来帮助他成为总书记、国家主席吗?他能想到当年的积累到今天的充分运用吗?真等到达高位以后再积累,那就晚了。”

  一个人物——单霁翔

  单霁翔,2012年至2019年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54年出生,2012年他已经58岁了。按一般人的设想,到故宫工作两年等着退休就得了。但他不是这么打算的。上任之初,他亲力亲为,用五个月时间,穿布鞋走遍故宫9371间房,走坏20多双布鞋,细致检查了所有藏品和基础设施,记录了故宫内存在的安全隐患等详细信息,想办法逐步解决。故宫的大多数古建筑都是木质结构,很容易发生火灾,于是他决定,故宫内禁止吸烟。但是,在故宫1500名左右的员工里就有400多人是“烟民”,禁烟的压力和阻力非常大。员工们认为,单霁翔来故宫之前几十年,故宫内都没有禁烟,凭什么他说禁烟就禁烟?但是,在单霁翔的坚持下,这一决定还是施行了下去,所有游客、工作人员都不能在故宫内吸烟。

  单霁翔对原则的坚持还有一个故事,就是不能开车进入故宫参观。在单霁翔之前,为了彰显我国对外宾的特殊礼遇,外国贵宾参观故宫,可以开车进入午门。但单霁翔2012年上任之后,就一直给上级打报告,说:“英国的白金汉宫、法国的凡尔赛宫,日本的皇宫从来都不给任何人礼遇,为什么中国的紫禁城、我们的故宫博物院一定要划出差别呢?”终于,2013年故宫发出告示:任何人不能驱机动车进入故宫!

  一项制度、一个命令,如果没有人去执行,就会成为摆设,但单霁翔没有让这种事发生。2013年4月,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在我国礼宾人员的陪同下,一起去故宫参观。然而,当车队浩浩荡荡直驱故宫时,单霁翔院长果断下令:关门!最终,他带着法国总统,步行参观了故宫。自此以后,“参观故宫不能开车进入”这一规定才被执行起来。

  在单霁翔之前,故宫卖的都是别人的文创产品。单霁翔管理故宫后,推出故宫系列文创产品,每年给故宫创收十几亿。2019年,单霁翔65岁,从故宫博物院正式退休,但退休后他也没有闲着,而是忙于写书。《大运河漂来紫禁城》《我是故宫“看门人”》《人居北京:唤醒工业遗产》……3年疫情期间,他写了18本书,平均两三个月完成一本,这都是他长期积累的结果。

  因为单霁翔,故宫在很多方面都变得不一样。他有一个观点,就是让文物有尊严。刚到故宫的时候,又一次走到库房台阶底下,他问工作人员,这是谁躺在台阶底下?工作人员说,那是周恩来总理当时特别要求划拨给故宫的一具兵马俑。单霁翔后来让人专门制作了收藏它的囊匣,把它保养以后,在慈宁宫的雕塑馆展出,神采奕奕的兵马俑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传习录》中说:“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单霁翔的心思全在文物的保护与文化的宣传上,因此才能在工作上不断创新、不断出彩。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在我们的从政行为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祥龙摆尾辞旧岁,金蛇纳福启新程‌‌。新的一年,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好书中得到滋养,以书为翼,挥斥方遒,在平凡的工作中不坠青云之志,在冶金地质事业上勇攀高峰。让我们以岁月为卷,以担当作笔,共同谱写新时代冶金地质人的奋斗华章。